嵩岳寺塔嵩岳寺塔位于登封市城西北5公里嵩山南麓嵩岳寺内。嵩岳寺始建于北魏宣武帝永平二年 (509)原为宣武帝的离宫。孝明帝正光元年(520)改名“闲居寺”,殿宇达千余间,僧众700余 人。隋文帝仁寿二年(602)改名嵩 岳寺。唐高宗与武则天游嵩山时,曾 把嵩岳寺作为行宫。据李邕《嵩岳寺 碑》载:“广大佛刹,殚极国财,济 济僧徒,弥七百众。落落堂宇一千 间。”现塔院内大雄殿及东、西两侧 的珈蓝殿、白衣殿均为清代所建,各 为面阔3间、进深2间的单檐硬山式 建筑,唯此塔为北魏建造,是我国现 存最古的砖塔建筑。 嵩岳寺塔建筑年代与闲居寺相 近,据唐李邕所撰《嵩岳寺碑》载: “嵩岳寺者,后魏孝明帝之离宫也。 正光元年,傍闲居寺 十五层塔 者,后魏之所立也。” 嵩岳寺塔平面呈十二边形,为15层密檐式砖塔,总高37.045米,底层直径10.6米,内径5米 余,下部壁体厚2.5米。塔的外部,由基台、塔身、十五层叠涩密檐和宝刹组成。密檐之间矮壁 上砌岀各式门窗492个。密檐自下而上逐层内收,构成一条柔和的抛物线。塔顶冠以砖雕宝刹。 基台,平面为十二边,高0.85米,宽1.6米。台基之南,砌月台,条砖铺地。月台之南砌踏 道。台基北面,有一甬道通向塔后大殿。台基月台和甬道均为近年补砌。 塔身,中部用叠涩腰檐将其分为上、下两部。塔身东、西、南、北四面各辟一券门通向塔心 室。门洞采用两伏两券的砌筑方法,门上有尖拱形门楣和卷云形楣角,尖拱门楣顶部置三瓣莲花 组成的饰物。塔身上层外壁无券门的八面,每面砌一座单层方形塔龛,塔龛自下而上由塔基、塔 身、叠涩檐、绶花及塔刹组成。塔龛下部壶门内各有砖雕护法狮子1个、共16个,形象各异,在 塔身上部各转角处均砌一根平面作八边形的倚柱,柱头饰火焰宝珠与覆莲,柱下为砖砌覆盆式柱 础。 塔身以上,有叠涩密檐十五层。叠涩檐之间,是极矮的直壁。由于诸层檐叠出的砖数不一, 叠涩檐弧度各异,各层檐间的壁高自下而上递减,檐宽逐层收分,使之外轮廓呈现抛物线造型。 叠涩檐间的塔壁上均辟有门窗。每面正中砌筑板门2扇,门上皆有尖拱状门楣,楣角呈卷云形。 门两边各配一破自棂窗,唯第十层因壁面狭小,仅一门一窗。除南面第五、七、九、十、十一、 十三层及东南面的第十五层辟真门外,其他皆为假门,窗子全为盲窗。 塔刹,通高4.745米。自下而上由基座、覆莲、须弥座、迎莲、相轮及宝珠等组成,皆为青 砖平顺垒砌后砍制而成。宝珠与七重相轮上涂白灰层。宝珠上部残为平顶,伸出金属刹杆,刹杆 上饰件已失。 塔心室机构为空筒式,直通塔顶,室内挑岀叠涩檐8层将塔室分为9层。除底平面为十二边 形外,其余各层皆为八边形。 1988年,河南省古代建筑保护研究所对该塔进行了详细勘测,并对地宫进行了清理,发现遗 物70余件,其中雕塑造像12件,建筑构件、瓦当、滴水等17件,其他41件。地宫北壁有唐开元 年二十一年(733)墨书题记1方,地宫内出土 1件红砂岩造像,高11、宽15.5、厚3.5至6厘米。 背面有“大魏正光四年”造像记。1989年,在塔刹内又发现天宫二座。天宫分别位于宝珠中部和 相轮中,从天宫中发现了银塔、瓷塔、舍利罐、舍利子等。此刹建造年代应在唐末。 嵩岳寺塔历经1400余年风雨侵袭,仍巍然屹立。在结构、造型方面是一座很有学术价值的古 建筑。 保护范围:自东围墙外壁向东200米处,自西围墙外壁向西300米处,自北围墙外壁向北200 米处,自山门前墙向南400米处。 建设控制地带:自保护范围向西150米处,向南至石坊南150米,北至太室峰顶,东至东灵 台山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