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快优好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0371-62900371

腋臭粉制作技艺


  腋臭粉始于1856年(咸丰六年),张纯嘏(系仲景第47代后裔)为当地名医,有皇帝钦赐御碑为证(现保留于南阳张茨园村)。随后,张纯嘏利用祖传的古法炮制及传统技艺研制出了能够治疗腋臭的药剂,后人在家中开办了“张茨园药铺家”为周边百姓开方抓药和治病,方圆闻名,尽人皆知;腋臭粉配方及制作技艺在族内代代相传,利用药剂独特的配方和制作技艺及疗效,为周围百姓治疗腋臭药效奇佳;钱超尘所著《张仲景研究集成》有明确记载。腋臭粉历经160多年,传承至今依然保持着古老的配方和固有的传统古法炮制技艺。


  腋臭粉起源位于河南南阳市关庄乡张茨园村,生产地现位于河南省登封市区,登封市北依嵩山,南濒颍水,风光秀丽,山河壮美,属暖温带与亚热带气候,有利于中草药的生长,为腋臭粉的生产提供了必要的物质条件。


  自张仲景47代后裔张纯嘏1856年利用祖传秘方、古法炮制及制作技艺研制出腋臭药剂以来,经历六代人160多年之久延续至今,其古老的配方和固有的传统古法炮制技艺始终得以传承和延续,保证了腋臭粉的疗效和品质。


  腋臭粉以辨证论治的理论为基础,清除体内异常分泌物,使内分泌恢复正常,以其古老配方、古法炮制和传统及技艺为方法,从而产生其独特的疗效。


  受以往老旧观念影响,祖上秘方概不外传,传男不传女,外界人知之甚少,目前该技艺只有传承人掌握,属于国家遗留项目,如不加强保护,面临失传的风险。


  腋臭粉起源于河南南阳市关庄乡张茨园村,张茨园村地处我国中部偏东、黄河中下游,属于暖温带与亚热带区域;地貌形态多样,境内有高山、山丘、平原和盆地等地貌特点;另外黄河横贯中部,水资源相对比较丰富,有利于中草药的种植。


  (项目传承历史应至少追溯至百年)


  咸丰六年(1856年),皇帝宠妃得了皮肤病,张纯嘏(系张仲景第四十七代后裔)为当地名医,有皇帝钦赐御碑为证(现保存于关庄乡张茨园村)。而后,张纯嘏在长期的行医实践中经常遇到腋臭病例,给患者带来很多病痛和烦恼,当地中医均束手无策,张纯嘏结合祖传配方,经过反复调试,配制出了治疗腋臭的药品“腋臭粉”。咸丰八年,纯嘏先生元气日见虚损,隧强支病躯,叫来子女交代后事,特将家传组方及腋臭粉制作技艺传至儿子张万桀,并立下家规:“此方传男不传女,代代相传,造福后人”。


  张万桀,张纯嘏之子,张连科,张纯嘏之孙,两人均为当时名医,自小跟随父亲学习医术,熟练掌握了腋臭粉制作技艺,长年利用“腋臭粉”为周围百姓治疗腋臭,口碑甚好。张万桀将腋臭粉组方传至儿子张连科,张连科将腋臭粉组方传至儿子张耀南。


  张耀南,张纯嘏曾孙,自幼随父学习祖传医术,造诣甚高,1920年创办了“张茨园药铺家”,为百姓治疗腋臭、癫痫等疾病,1924年任孙中山建国豫军樊仲秀司令部军医官,利用祖传炮制技艺制作的“腋臭粉”,消除了很多官兵的腋臭烦恼,1928年返乡继续经营药铺。1950年底,张耀南将腋臭粉组方传至儿子张鸿盘。


  张鸿盘,张纯嘏玄孙,从小跟随父亲行医,在上学及工作期间,利用祖传炮制技艺制作的“腋臭粉”及其他良方,几十年来给百姓义务治病,屡获奇效。如:狐臭、癫痫、急性乳腺炎、跌打损伤等。1992年张鸿盘与河南省科技开发总公司共同兴建了河南仲景保健药业有限公司(现河南仲景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始终遵循祖传配方和古法技艺进行研发和生产。为了更好地将腋臭粉组方及制作技艺发扬光大、造福后世,张鸿盘将腋臭粉组方传至张京健,另收公司高级工程师葛文胜为徒,传授腋臭粉组方及制作技艺。


  张京健,张纯嘏来孙,公司成立以来,任公司高级工程师,在父亲的言传身教下,继承和发扬腋臭粉配方和技艺,并相继开发了治疗腋臭的系列产品。


  葛文胜,张鸿盘门生,江苏南通人,执业药师,经过学习实践,目前葛文胜已基本掌握腋臭粉祖传配方和制作技艺。


  (包括项目基本情况和具体表现形态等)


  腋臭粉配方独特,其技艺制法有以下步骤:药材筛选、炮制、配制、粉碎、研磨、混合、分装;而红粉的制法是其最独到之处,红粉制作过程洁锅、碾药、做胎、封口、升炼、取丹、去火等,其对于火候把握极为关键,太过和不及则不能成功,只有凭借多年口传心授长期积累的经验,才能控制火候,达到精准的炮制,其具体方法是:


  1.将硝、矾同时研细,然后再同其他药物混合,研至极细堆于锅内中心,用片刮平,将药盖瓷碗。


  2.碗口与锅底接触处再铺纸条一层,随以土加盐和泥厚涂碗口周围,再覆盖河沙,河沙与碗底平,于碗底放大米一撮以测火候。


  3.把控烧炼火侯:


  (1)文火:初炼时用文火,火头正对锅底,烧炼半个时辰;


  (2)武火:即火头冲满锅底,烧炼半个时辰;


  (3)文火:烧炼半个时辰,看碗底大米是否已焦,如米已焦黑,即是火候适度之证;如米未焦则适当延长炼制时间,待米焦黑后即可停火将锅端下,放至室内阴凉处一宿。


  4.锅冷后,除去锅中河沙,揭开丹碗,即可看到鲜明赤色的丹药升于碗上,用刀轻轻刮下即可。


  5.刮下的丹药用油布包好,放在潮湿的地上,放置7天以上以去火毒。


  6.将去火毒的丹药取出,放置于瓷瓶中备用。


  腋臭粉治疗机理是运用中医调理理论,可迅速渗透至汗腺,清除体内湿热,改善内分泌,并可杀灭皮肤真菌,清除异常分泌物,非传统特效化妆品的抑汗功能。腋臭粉除腋臭标本兼顾,充分体现了“内病外治”的中医理论,效果独特。


  1.历史价值:自1856年腋臭粉问世以来,经历160多年和六代人延续,其古老家传配方和固有的传统古法炮制技艺代代相传,才得以传承和发扬,经过几代人的不懈努力,也确保了腋臭粉的特殊疗效和优良品质,对研究仲景中医学的历史具有重大价值。


  2.文化价值:腋臭粉以医圣张仲景“辨证论治”理论为指导;以祖传配方和古法技艺为制作依据,从而确保了腋臭粉独特的疗效和品质;其祖传配方、古法技艺对于后人研究中医药理、学习中医思想、弘扬中医精神都具有深远的历史文化价值。


  3.实用价值:腋臭粉运用中医辨证施治理论,“正本清源,内外兼治,标本兼顾”,清除体内异常分泌物,去腐生肌,避秽除臭,收敛固涩,清热祛湿,行散滞气,使内分泌恢复正常。


  (1)渗透:通过腋下毛孔迅速渗透至体内,直接到达病灶;


  (2)恢复:清除体内湿热,使异常分泌的汗腺恢复正常。


  1.技艺传承方面。腋臭粉精选红粉、龙骨、石膏等5种道地药材配伍而成,按中医五行机理精心组方、多一钱或少一钱药,药效截然不同,因而从源头保证了其卓越的品质。


  独一无二的古法红粉制作技艺正是产品最独道之处,制作时需考虑温度、时间、火候、时辰等因素条件,在烧炼过程中时间要掌握的非常精准,在温度的控制上讲究文火,武火,不管文火武火,火力必须一致,如丹药正升之时,须用武火不能间断,若此时火力一断或忽大忽小,升在当中的丹药就会降下来再也升不上去,炼制时间长短、火候大小应视药量而定,如火力小或时间短,炼出来的丹药就嫩,产量就小,如火力猛或时间长,炼制出来的丹药既太老色黑又不可用;加工要依序操作,绝不能偷工减序,更不能苟且马虎,另外还要做好碗口与锅的接触处的密封,不容稍有缝隙,以免将来在烧炼时冲开丹碗走气,一旦泄气,就会减少丹的收获,甚至无丹可获,有时不慎也会把丹烧成绿色,蓝色,或烟煤样的东西,这些都是坏丹,无药用价值。由于升练技术多是师徒口授、父子相传,书中记载或 过于简学,或过于繁琐,难于掌握和应用,导致丹药杂质不能控制,疗效不能保证,甚至还可发生毒副作用。基于以上古法制作,使得腋臭粉药质细腻,气味独特,终成辞秽除臭,去腐生肌的良药,整个过程体现了传统而独特的制作技艺,其传承与保护的意义深远而价值非凡。


  2.继承发扬方面:按照祖上遗训,秘方不外传,只用来救死扶伤,加之族规传男不传女,外界知之甚少;目前,腋臭粉古法技艺只有家族传承人掌握,而家族后代对古法传承缺乏兴趣,加之大多从事与行医无关职业,如不加强保护,古法技艺将面临传承断代的风险。


  3.思想观念方面:受传统思想观念和现代科技发展的影响,忽视了中医文化的历史地位、技艺传承和未来发展,这些认识上的偏差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产生了诸多不利影响。


  器    具:铁锅、铲子、勺子、陶瓷碗、药碾、药臼、火炉、瓷瓶、麻纸等;


  祖传药方:红粉、枯矾、丁香、石膏、龙骨。


  (填写项目清晰的传承脉络并延续至当代主要传承人)


  腋臭粉自1856年研制出以来,遵循古法炮制


  技艺延续至今,经过了六代人的传承。


  第一代:张纯嘏,系仲景第四十七代后裔,咸丰六年(1856年)皇帝钦赐为名医,其御碑现保存完好。


  第二代:张万桀,系仲景第四十八代后裔,张纯嘏之子,咸丰年间人,南阳人,自小随父学习医术,长期为周边百姓治疗疾病,口碑甚佳。


  第三代:张连科,系仲景第四十九代后裔,张万桀之子,光绪年间人,南阳人,自幼随父学习医术,利用家传组方为周围百姓诊病疗疾,百姓赞不绝口。


  第四代:张耀南(1896-1951),系仲景第五十代后裔,张连科之子,南阳官庄镇张茨园村人,自幼随父行医,创办“张茨园药铺家”为百姓解除病痛之苦,美名传百里。


  第五代:张鸿盘(1931-2013),系仲景第五十一代后裔,张耀南之子,南阳人,自小跟随父亲行医。1950年父亲将祖传药方传至张鸿盘,几十年来张鸿盘为百姓义务治病,屡获奇效。如:狐臭、癫痫、跌打损伤等。


  第六代:张京健(1958-   ),系仲景五十二代后裔,张鸿盘之子,河南南阳人,在父亲的言传身教下,继承和发扬腋臭粉配方和技艺,并相继开发了治疗腋臭的系列产品。


  后续传承人:葛文胜,系张鸿盘门生,生于1967年,江苏南通人,执业药师,进公司后就跟随张鸿盘教授学习张仲景部分祖传配方及腋臭粉制作技艺,目前已基本掌握了腋臭粉祖传配方和制作技艺。


文章分类: 郑州遗产登封遗产
会员登录
登录
我的资料
留言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