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快优好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0371-62900371

嵩山王子晋传说


  嵩山王子晋传说是登封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嵩山是中华民族的重要发祥地,是中华文明的重要源头,二千多年来,嵩山王子晋传说在人民群众中广为流传。王子晋(约前565年—549年),春秋时期周灵王姬泄心之太子,名晋,又称太子晋、王子乔、王乔等,黄帝第42代世孙。王子晋幼有成德,聪明博达,温恭敦敏,十五岁以太子身份辅佐朝政,被寄予周王室复兴第一人。榖洛斗为民请命正言直谏失去太子位后未及三年而薨。更多的说法是他厌弃宫廷生活,被道人浮丘公接引上嵩山遁世潜修三十余年,得道成仙后在缑氏山告别家人驾鹤升仙而去。历代被敕封为桐柏真人、升仙太子、右弼真人、元弼真君、元应真人、善利广济真人、圣祖至道玉宸皇帝等尊号,领五岳司伺帝晨,治理桐柏金庭洞天,兼掌管吴越水旱。


  嵩山谓中华文化圣山,乃东周都城洛邑的京畿重地,是王子晋传说的发源地。王子晋传说的事迹在《楚辞》、《国语》、《逸周书》、《列仙传》、《潜夫论》、《风俗通》、《历世真仙体道通鉴》等古籍文献中均有记载,在嵩山自然和人文景观中有众多体现,如:子晋峰、观香峰、浮丘峰、三鹤峰、望都峰、太子沟、太子伞、太子石、太子池、太子幛等;古建筑如:白鹤观、太子庙、皇姑洞、太子升仙庙、控鹤庵等;古今胜景如:石池耸崖、鹤观栖霞、悬崖饮马、金龟迎仙等。该传说至今仍保留在当地民间记忆中,如谷洛斗、五称三穷、驾鹤升仙(天)、吹笙引凤、顺书匣(水道传书)、丫环沟等。另外,嵩山周围居住着众多以王姓命名的村落,如:王上、三王庄、王河、王村、王楼等。


  嵩山王子晋传说影响巨大,其蕴含的象天仪地的无妄精神,顺时和民的人本观念,中正贵和的中和思想,宪章文武的稽道理想,已成为中国人思想和精神的内核,是中华民族的文化根脉,在当代具有强大的影响力和感召力。王子晋为儒道释三教共尊,他和老子是忘年交,与孔子未曾谋面而志同道合,是唯一被孔子尊为君而非君的平民,被王姓奉为开族立姓始祖,被佛教天台宗奉为护法伽蓝菩萨,保护和传承嵩山王子晋传说对提升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自信力和影响力有重要作用。


  嵩山王子晋传说主要分布在郑州市的登封嵩阳办、少林办、唐庄镇等乡(镇)办,以及嵩山西麓的偃师市府店镇的缑山。登封是嵩山王子晋传说的发源地,在登封流传最广、影响最深,且是全国王子晋传说、文化遗迹最为丰富和集中的地区,并随着中华传统文化的传播交流,流传到浙江天台和乐清、济源王屋山、南阳桐柏、江西青云谱、广东罗浮山、江苏钵池山、安徽丹城等全国各地,甚至远播至海外王姓华侨华人及日本、韩国等国家、地区。


  嵩山王子晋传说渊源流长,《国语》、《逸周书》、《楚辞》、《列仙传》、《潜夫论》、《真灵位业图》、《艺文类聚》、《初学记》、《上清侍帝晨桐柏真人图赞并序》、《历世真仙体道通鉴》、《嵩书》、《说嵩》等典籍都有记载有相关的王子晋传说。汉唐以来,白鹤观、太子升仙庙、太子庙(外庙、里庙)、控鹤庵等宫观庙宇的修建,历代对王子晋、浮丘公和王观香的祭祀,使得王子晋传说广为流传。战国以来,屈原、刘向、李白、杜甫、白居易、范仲淹、欧阳修等文人学士对王子晋的赞美吟咏不断。传说道教教祖张道陵、天师道鼻祖寇谦之、李八百等曾在三鹤峰石室修炼,得受《阴符经》、《三皇文》,并做千古名曲《白鹤飞》。白鹤观谓“嵩山天下奥的原点”,其侧控鹤庵取自“王乔控鹤以冲天”之意,是宋代洪迈《夷坚志》所载“嵩山三异、衔冰吐雹”典故的出处。


  嵩山王子晋传说是一个民间文学类项目,主要传说故事有:谷洛斗、五称三穷、王子晋升仙、王子晋神话、子晋峰和白鹤观、顺书匣和丫环沟、太子嵩山修仙记、箫音绕三峰、升仙观、少室有王子晋所留资粮、王子晋所乘之马亦升仙、白鹤观老松樵伤见梦、中华道教的渊源、嵩山三异、缑山仙菊、驾鹤南行桐柏山主等,并将传说融入古今胜景中:石池耸崖、鹤观栖霞、悬崖饮马、金龟迎仙、缑山夜月等。且与嵩山自然、人文景观相结合,留下了众多的遗迹,融于民间习俗,嵩山周边一直传续着太子爷正月十九诞辰日、七月初七成仙日赶庙会之祭祀习俗,还有信士翩翩跳起仙鹤舞。在丧葬礼俗中如家中老人去世,为寄托哀思表达美好愿望,往往不直言死了而是说驾鹤西游或驾鹤升天了,还有糊纸鹤、烧纸马等风俗。


  1.影响范围广泛。该传说遗迹数量众多,有的同一故事会在不同的地区有不同的版本,但都保持了嵩山发源地特征。如济源王屋山、浙江天台和乐清、江西青云谱、广东罗浮山、江苏钵池山、安徽丹城等地均有流传。随着姓氏文化和佛教的传播流传至国外,在海外王姓华侨华人中有较强的凝聚力和影响力,在日本等国也广为流传。


  2.地理符号独特。在各地区有关王子晋的传说中,故事涉及的人物和地点都明确嵩山是修道升仙的发源地,时代、史实、背景与嵩山密切相关,不仅具有鲜明的地域特色,而且富于幻想和神奇色彩,塑造了王子晋崇高的形象。


  3.功能效果显著。该传说集合神话传说和历史记载,自成一体又相互交融,把神话人物、历史事件及景观景点相融合,反映了王子晋为救世而被迫入世,又在人民心中出世为神仙,弘扬王子晋思想对提振中华传统文化自信有无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1.教育价值。王子晋幼有成德,聪明贤达,温恭敦敏,正言直谏,其中和、民本、分均、自然、自律的精神,被后世所景仰。


  2.学术价值。该传说具有较高的文化研究价值和典型代表性,王子晋出生在洛阳、修道成仙在嵩山,有利于发挥文化优势,开展姓氏文化、寻根文化等系列活动,增进对中华民族和中华文化的历史认同。


  3.文学价值。该传说作为民间口头文学的一种,展示了人民群众的文学创造性和丰富的语言描述能力及口头表达能力,为后世作家提供了创作素材,拓展了塑造人物的新鲜材料。


  4.审美价值。该传说反映了劳动人民对正义、民本和自由的向往追求,对善良智慧的赞美,体现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核心理念。


  5.资源价值。该传说是嵩山自然文化资源中一份极为宝贵的文化遗产,可显著提升景区文化品位,引发人们对中华传统文化的热爱探索,带动相关文化产业的发展。


  1.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文化艺术的繁荣,人们思想日益多元化,加之市场经济的冲击,嵩山王子晋传说逐渐被人冷落,发掘、继承和弘扬不够,民族传统文化空间受到挤压和影响,面临失传危险。


  2.传承形式原始、单一,传承工作还主要靠代代口口相传、庙会、传统节日等传统的方式,发展方式亟待更新。


  3.缺乏嵩山地区区域性、系统性整体保护规划,开发利用做的不够,如太子庙里庙等组成该传说部分的实物和场所面临自然消亡或遭到人为破坏。


  1.与嵩山王子晋传说有关的制品:南朝吹笙引凤画像砖(现珍藏于河南省博物院)、唐代王子晋吹笙引凤铜镜、水道传书石渠构件等。


  2.与嵩山王子晋传说有关的作品:《嵩山传说》、《嵩山故事系列丛书》、《王子晋与嵩山》、廉政历史人物纪录片《正气贯古今•少年贤达王子晋》、《王姓始祖:王子晋传》等。


  嵩山王子晋传说历史久远,主要以民间口耳相传的形式传承。李双俊在嵩山太子沟附近的马庄村刘庄自然村居住,其幼年在村中听老人讲,后来向其后辈和他人讲述,可较完整叙说有关内容。


  代数   姓名   性别   出生时间 文化程度 传承方式 居住地   备注


  一代   李双俊 男   1869—1944   不详   创始人   马庄村   已故


  二代   李法永 男   1898—1975   私塾   家传     马庄村   已故


  三代   李天令 男   1920—1992   私塾   家传     马庄村   已故


  四代   李顺兴 男   1950—       大专   家传     马庄村   已故


  嵩山王子晋传说的主要传承群体:登封市王子晋文化研究会。


  主要传承人:1.王建亭,大专文化,登封市王子晋文化研究会名誉会长,热爱王子晋文化,投资保护王子晋文化遗迹的保护维修。2.郜建平,大专文化,登封市王子晋文化研究会会长,积极参与王子晋文化遗迹的保护维修,宣传王子晋文化。3.李顺兴,大专文化,登封市王子晋文化研究会秘书长,长期以来收集整理王子晋文化资料,多次参加研讨会,嵩山王子晋传说重要的传承人之一,研究和宣扬王子晋文化。


文章分类: 郑州遗产登封遗产
会员登录
登录
我的资料
留言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