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大嵩企业管理咨询服务有限公司
河南快优好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登封小孬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嵩山锅盔馍制作技艺


    嵩山锅盔馍,又名潁阳牛舌头锅盔馍。最初起源于潁阳,分布在以潁阳为中心的东西二百里范围内,东至登封市,西过伊川县吕店乡。


  潁阳镇位于河南省中西部地区,郑州市西南边边陲,西邻洛阳伊川县,南接平顶山汝州市,北邻偃师市,处于三市一县的交界处,交通方便。这里历来是儒家文人、佛教、道教、商家聚集地,这里是经济文化活动中心,特别是交通发达,商业活动旺盛,周围辐射百余里。


  嵩山锅盔馍,又名潁阳牛舌头锅盔,分布在潁阳为中心的东西百十里范围内,东至登封市,西过伊川县吕店乡。现在已经传到登封市区,伊川县境内.嵩山牛舌头锅盔馍已经有三百多年的历史,据传说,在很久很久以前,潁阳北紫云山上,有一修炼成精的大青牛,都说是青牛精,经常下山祸害百姓,舌头特别长,还经常到农田里糟蹋庄稼,特别爱吃麦苗,舌头一出一丈余,一个时辰就吃掉几亩麦苗,还变成俊朗男子,在山间小道对过路女子非礼,自恃法术,不断肆妖,人民惧怕之,又无能为力。八仙之一吕洞宾为了给民除害,变成一个美女下凡来与青牛精接近,并借与其亲热之机一口咬掉了青牛精的舌头,将其制服,并且把这条大牛关在了潁阳镇北山的金山谷堆里,让它在那里干活,拉碾,碾金豆。现在还有传说,金山谷堆里有金牛拉一盘金碾在碾金豆,南蛮子来好多次盗宝都没有成功。人们为纪念此事而炕制这种形如牛舌的特色食品。其一头厚,一头薄,一头大,一头小,约有半尺多长,放在锅内用文火上蒸下烙,烤熟食之。意思是烧死牛舌头,以解心恨,叫它不能再复生,果然不失众望,青牛没有再出现过。现在仍然做牛舌头馍吃,流传至今,成为一种美食,现在还有很多金山谷堆的传说。再后来经过加工改进,加佐料,做的越来越好吃,成了一种美食,筋软可口,酥软兼顾,老少皆宜,味香宜人,面味悠长,闻名四乡,留传至今。有的说有几千年了,有的说有几百年了,都是民间流传的传说,但做的近似现代的加工样式的,最少有三百年以上。

嵩山潁阳牛舌头锅盔馍,采用优质小麦细粉制作而成。其制作方法为:先将面粉用温水搅拌,放入引发酵的面头(上次加工馍,留一块面头),在密封的容器里,保持一定温度,放置数小时,待面发酵后,再在木案板,加适量面粉,揉成面团,揉匀后,放在面板上再待适当时间后,再次放到案板上进行揉和,逐渐揉成长糕,等量切成小剂,再一次揉和,擀成长片,在片上抹油撒料(盐、花椒面等调料品)再卷成半成品馍胚待用。                                                     炕制锅盔的灶具为土灶撇口大铁锅,烧灶一般用煤炭做燃料,炕制时在大锅底放少许水,把先前卷好的馍胚均匀排放在锅内斜面上,锅加木盖,锅下生炭火,灶边有木制风箱,以控制火候,以文火为佳。火烧锅底烙烤锅盔馍底面,锅内水蒸锅盔馍上面,约10分钟后即成。两种不同的烹饪方法,    使锅盔馍两面出现两种不同的效果。贴锅面的一面炕出焦黄色,如同烧饼,上面的一面蒸出雪白色,如同蒸馍。锅盔馍约半尺长,一头厚,一头薄,一头大,一头小,一面焦黄酥脆,一面细白筋软,酥软兼有,独树一帜。                                锅盔的加工是烙和蒸的结果,一种食品既有烙的效果,也有蒸的效果,一块馍有硬有软,适合不同年龄的人同时食用。

  潁阳牛舌头锅盔有很多需要保护的价值:

  1、民间文学价值:是社会上民间传说故事的结果,保护锅盔馍的加工,就会保护这一段民间的故事传说。

  2、保护锅盔的文化价值:锅盔的加工,有自己一整套的加工技术和过程,会保护好这一段技术艺术。

  3、历史价值:历史悠久,有几百年的历史。

  4、学术价值:为研究历史上的民间生活状况,和民间食品的诞生,进化过程提供依据。

  5、现实价值:这已经成为中原地区的一种美食,酥软兼顾,味香宜人,人人爱吃,老少皆宜。很快会发展到全省。


文章分类: 登封遗产
豫ICP备20000995号-2  豫ICP备20000995号-1 豫ICP备2022011485号   豫ICP备2023031134号-1  豫ICP备2023031134号-2
会员登录
登录
我的资料
留言
回到顶部